👛 出發澳洲,錢要怎麼準備最划算又安全?完整教學一次搞懂!
無論你是打工度假、遊學還是自由行,出發前最煩惱的問題就是:
「錢要怎麼帶?」現金多少才夠?刷卡會不會被盜刷?跨國提款要注意什麼?別擔心,這篇文章就是你的澳洲錢包攻略,
從認識澳幣開始,到最推薦的帶錢方式,通通幫你整理好啦!
一、認識澳洲錢幣
🇦🇺 澳洲紙鈔與硬幣完整介紹
📚 看懂錢的背後,也是在認識一個國家的歷史與價值觀!
💵 澳洲紙鈔介紹(共五種面額)
澳洲是全球第一個全面使用聚合物(塑膠)紙鈔的國家,不僅防水、防偽,也更耐用。從 1992 年開始逐步更換,近年陸續推出「次世代系列(Next Generation Banknotes)」設計,結合觸摸識別、透明視窗、防偽技術與歷史人物。
$5 澳幣紙鈔(紫色)
- 人物:伊莉莎白二世女王(新版將更換設計)
- 背面圖案:澳洲國會大廈
- 特色亮點:
- 新版紙鈔將移除女王肖像,改以「反映原住民文化」的設計。
- 具備透明視窗與浮雕點字,特別設計給視障者使用。
- 是澳洲紙鈔中唯一一張正面是君主肖像。
📌 $5紙鈔經常用於日常零售交易,是最常見的找零面額。
$10 澳幣紙鈔(藍色)
- 人物1:Banjo Paterson(詩人,著有《Waltzing Matilda》)
- 人物2:Dame Mary Gilmore(社會改革者、詩人)
- 背面設計:詩集、筆跡、鴯鶓羽毛等藝術元素
- 特色亮點:
- 紙鈔設計融合了兩位人物的手稿、肖像與象徵性植物。
- 防偽技術包含彩色變化數字、透明窗、浮雕文字。
📌 這張鈔票象徵著澳洲對於文學與文化的重視。
$20 澳幣紙鈔(橘紅色)
- 人物1:Sir Charles Kingsford Smith(澳洲飛行先驅)
- 人物2:Mary Reibey(囚犯出身的女商人、慈善家)
- 背面圖案:雙翼飛機 Southern Cross
- 特色亮點:
- Kingsford Smith 是第一位飛越太平洋的飛行員,象徵「冒險與突破」。
- Mary Reibey 曾是流放犯,後來成為成功女企業家,象徵「重生與堅毅」。
- 紙鈔結合飛行主題與澳洲早期貿易發展史。
$50 澳幣紙鈔(黃色)
- 人物:David Unaipon(原住民發明家、作家)
- 人物:Edith Cowan(澳洲第一位女性國會議員)
- 特色亮點:
- David Unaipon 是澳洲原住民代表人物之一,設計中含其書籍與創作手稿。
- Edith Cowan 提倡女性教育與權益,是澳洲女性政治代表的里程碑。
- 是澳洲流通量最多的一張紙鈔(多用於ATM與高額付款)。
📌 非常具有「多元與平等」象徵意涵。
$100 澳幣紙鈔(綠色)
- 人物:Dame Nellie Melba(國際知名女高音)
- 人物:Sir John Monash(軍事工程師、軍官)
- 特色亮點:
- Nellie Melba 是首位在歐美舞台成名的澳洲音樂家,象徵文化傳播。
- Monash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發揮重要戰略影響,象徵智慧與策略。
- 因金額大、流通量少,較少在日常交易中使用。
📌 $100紙鈔常用於大額轉帳或銀行內部交易。
🪙 澳洲硬幣介紹(共6種)
澳洲硬幣大多由皇家澳洲造幣廠發行,設計上不僅講求實用,也體現國家象徵與生態特色。
🟤 5分硬幣
- 圖案:針鼴(Echidna)
- 材質:銅鎳合金
- 特點:是澳洲最小面額,現今流通減少,但仍有效。
📌 外型小巧,常見於找零中,但逐漸被淘汰。
🔘 10分硬幣
- 圖案:抬頭吹風笛的男士像(Lyrebird背景)
- 材質:銅鎳合金
- 特點:設計靈感來自澳洲傳統樂器與文化。
📌 造型經典,是公共汽車與販賣機常用硬幣。
⚪ 20分硬幣
- 圖案:鴨嘴獸
- 材質:銅鎳合金
- 特點:是流通中體積最大的硬幣。
📌 圖案結合澳洲特有動物,設計深受收藏家喜愛。
🔷 50分硬幣(十二邊形)
- 圖案:完整澳洲國徽(袋鼠與鴯鶓)
- 材質:銅鎳合金
- 特點:
- 最特別的外型:12邊形設計
- 是唯一一款不是圓形的硬幣
📌 體積大、辨識度高,常用於紀念幣發行。
🟡 1澳幣硬幣(黃銅色)
- 圖案:五隻跳躍的袋鼠
- 材質:鋁青銅合金
- 特點:象徵澳洲最具代表性的動物。
📌 黃銅色亮眼,是日常交易中最常見的硬幣之一。
🟠 2澳幣硬幣
- 圖案:原住民長者(Gwoya Tjungurrayi)
- 材質:鋁青銅合金
- 特點:體積小、面額大,收藏與實用性兼具。
📌 很多初來乍到的人會以為它只是1元硬幣,實則價值最高!
🎨 小彩蛋:紀念幣、限量幣
澳洲政府常不定期推出紀念硬幣/紀念紙鈔,如:
- 奧運主題硬幣
- 原住民文化紀念幣
- 彩色印刷硬幣(如消防隊、醫護人員)
這些雖是法定貨幣,但也成為收藏家的最愛!
二、攜帶澳幣生活費的方式
出國前最常見的煩惱就是:「要帶多少現金?要怎麼帶才安全?會不會被坑?」下面我們分方式來聊,超口語講解,讓你秒懂!
1️. 攜帶現金
現金還是王道,特別是剛落地的幾天,用來搭車、買SIM卡、吃早餐都超方便,但帶太多也怕丟、怕麻煩。怎麼拿捏?這樣做就對了:
項目 | 建議 |
攜帶金額 | 約500~1500澳幣現金 |
攜帶方式 | 分開放!行李箱一份、隨身包一份、錢包少量 |
海關規定 | 入境澳洲超過等值10,000澳幣現金要申報(不會被罰,只是要填表) |
✨小提醒:澳洲的現金使用率其實不高,很多地方都可以刷卡,帶太多現金沒必要。
2️. 在台灣兌換澳幣
出發前在台灣換好一部分澳幣,是最多人選的做法。方便又安心。
✅ 推薦銀行:台灣銀行、兆豐、中信
✅ 比較項目:匯率(越高越好)、手續費(越低越好)
✅ 小撇步:用「線上結匯」比櫃檯還便宜!
🧠 Tips:線上先預約好,再去臨櫃領現金,時間快又省錢!
3️. 到澳洲機場再換?
不推薦!機場的匯率通常很爛+手續費高。如果真的要用,建議只換個50~100澳幣當臨時交通錢。
4️. 用台灣提款卡在澳洲 ATM 提款
這招超好用,尤其是你不想帶太多現金的人!但有幾件事千萬不要忘記:
注意事項 | 說明 |
卡片功能 | 一定要先在台灣開啟「海外提款」功能 |
手續費 | 每次提款約100~200台幣,看你用哪家銀行(部分銀行免手續費) |
提款密碼 | 建議改成4碼數字,某些澳洲ATM只支援4碼密碼喔 |
✅ 推薦銀行(有海外提款優惠):匯豐、永豐、國泰世華
✅ 優點:需要多少提多少,超靈活
❌ 缺點:有時ATM找不到、不見得有中文介面
5️. 匯款到澳洲帳戶
如果你已經有澳洲銀行帳戶,恭喜你!這是超安全的帶錢方式:
匯款方式 | 優點 | 缺點 |
臨櫃匯款 | 有專人處理 | 時間較久,要親自跑一趟 |
網路銀行匯款 | 方便快速 | 需事先設定約定帳戶 |
使用匯款平台(如Wise) | 匯率好、手續費低 | 需綁定帳戶、驗證身份 |
🎯 提醒:澳洲收款銀行可能會收入帳費用,建議事先查清楚。
6️. 旅行支票 / 匯票 / 西聯匯款(冷門選項)
這幾個方式比較老派或備用,現在用的人比較少:
- 國際匯票:適合不想帶現金的人,入境時安全但入帳慢
- 旅行支票:多數商家不收,換現金又麻煩,不推薦
- 西聯匯款:適合緊急小額用錢,例如朋友在台灣幫你寄錢到郵局領現
7️. 信用卡 & 電子支付
在澳洲生活你會發現,「連路邊攤都能刷卡」真的不是都市傳說!
使用情境 | 優點 | 注意事項 |
超市、便利商店、交通卡加值 | 快速又方便 | 建議使用有海外回饋的卡 |
緊急備用 | 不怕現金不夠用 | 注意刷卡上限與國外手續費 |
Apple Pay、Google Pay | 幾乎全面支援 | 綁定信用卡就能用 |
✅ 推薦信用卡:永豐幣倍卡、台新FlyGo卡、國泰KOKO卡(皆有海外消費回饋)
三、初期生活費建議
情況 | 建議現金 | 說明 |
短期旅遊 | 約 $1500 AUD | 基本備用金 |
遊學或打工初期 | 約 $3000 AUD | 房租、食物、交通 |
無收入3個月準備 | 約 $4000 AUD | 建議充足預留 |
🧾 初期生活費建議與說明
📍不管是去玩、去唸書,還是去生活,第一筆錢準備得好不好,會大大影響你的心情與安全感!
🟢 一、短期旅遊:約 1,000 ~ 1,500 AUD
✅ 為什麼要這樣準備?
短期旅遊(7~14天)多數人會以信用卡為主來支付住宿與大筆消費,但還是建議準備 約 $1000-$1500 AUD 現金,用於日常零花與無法刷卡的場合。
💡 主要花費項目:
項目 | 估算花費(AUD) |
餐飲(每天$30~50) | 約 400~700 |
交通(車票、接駁) | 約 100~200 |
門票/活動費用 | 約 100~300 |
零用/購物/突發開銷 | 約 200~300 |
🎯 重點理由:
- 許多小店、早市、巴士仍不接受刷卡
- 信用卡可能被鎖卡或限額,現金是備案
- 澳洲物價高,三餐外食很容易破千台幣一天
- 萬一手機支付失效或網路斷線,現金才能救急
📌 小技巧:可先換約 $500~800 AUD 現金,其餘可搭配海外提款或刷卡。
🔵 二、遊學或打工度假初期:約 3,000 AUD
✅ 為什麼要這樣準備?
剛抵達澳洲的第一個月,通常會面臨「花最多錢」的階段,包含租屋押金、生活必需品採買、證件申辦等,而且你還沒開始賺錢,現金流非常重要!
💡 主要花費項目:
項目 | 估算花費(AUD) |
租金+押金(2~4週) | 800~1400 |
餐飲生活開銷 | 600~800 |
交通+手機SIM卡 | 100~200 |
傢俱、床組、雜費(剛搬家) | 300~500 |
開戶+保險+突發支出 | 200~300 |
🎯 重點理由:
- 租屋制度不同,多需先繳2~4週押金+1週租金
- 剛到當地可能需要購買床墊、棉被、生活用品
- 找工作不保證馬上開始賺錢,斷炊風險高
- 語言學校通常不含餐與住宿,都需自行安排
- 澳洲境內匯款也可能延遲,先有現金比較安心
📌 建議做法:
✅ 攜帶現金約 $1,000~$1,500 AUD(應急+頭幾天花用)
✅ 其餘存在台灣帳戶,用 ATM 提款或匯款進澳洲帳戶更安全
🔴 三、無收入狀況預估3個月:約 4,000 AUD
✅ 為什麼要這樣準備?
若你計畫前3個月不工作,或剛到時因簽證、身體狀況、家庭照顧等原因無法立即就業,則需要有充足備用金來支撐完整生活費+突發支出。
💡 3個月常見開銷估算:
項目 | 單月平均(AUD) | 3個月總計 |
租金(分租房) | 700~800 | 約 2400 |
餐食與雜費 | 500~600 | 約 1800 |
交通/手機/保險 | 100~150 | 約 400+ |
🎯 重點理由:
- 非工作期或學生前期,幾乎不會有收入
- 一些城市(如雪梨、墨爾本)租金非常昂貴
- 還沒拿到澳洲帳戶、稅號(TFN)之前,不能合法打工
- 有些打工度假者初期會「換宿」但仍需生活費
- 若遇到身體不適/延後開學/延遲工作機會,沒有備用金會超慌張
📌 建議:這時資金以匯款+分期提款+信用卡備用為主,現金只需留 $1,000 左右做基本支出。
🧠 小結|這些準備不是浪費,是「風險控管」
類別 | 建議金額 | 為什麼 |
短期旅遊 | $1000~1500 AUD | 保證基本花費+小額消費現金方便 |
遊學或打工初期 | $3000 AUD | 租屋+生活開銷+找工作前緩衝 |
無收入3個月 | $4000 AUD | 長期備用+突發狀況不慌張 |
📌 無論是哪一種情況,都強烈建議「分散方式」攜帶生活費:現金 + 海外提款卡 + 信用卡 + 匯款帳戶。這樣才能在突發狀況下,靈活應變,不怕錢被卡住!
📌 旅遊小提醒
- ✈️ 入境澳洲現金超過一萬澳幣要申報!
- 🏧 海外提款前記得開通提款功能+查詢手續費
- 💳 刷卡消費選擇「當地幣別付款(AUD)」,避免被加收匯差
- 🔐 分散資金風險:現金、信用卡、帳戶匯款都要備著一點!
📣 結語:玩得開心也要帶錢安心
出國自由、開心最重要,但「錢帶對」真的能幫你省下不少麻煩與費用!記得提早規劃、分散風險,讓你的澳洲之旅更順利、更自在。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到你,不論是打工度假、留學還是旅遊,都能錢在手,心不慌唷!
2025澳洲旅遊入境注意事項全攻略
🔎 常見問題Q&A
Q:可以只帶信用卡不帶現金嗎?
A:不建議!雖然刷卡普及,但有些餐廳跟小市集還是需要現金。
Q:ATM提款會不會不見錢?
A:很少發生,但如果提款當下有異常,請保留明細並立即通知銀行。
Q:換澳幣要選哪一家銀行?
A:台灣銀行、兆豐、匯率通常不錯,但建議比價+使用線上結匯。